古代學(xué)者為玉賦予“五德”,與正人君子“仁、義、智、勇、潔”的美德相對應(yīng)。人的美好品德常與玉的溫潤光潔品質(zhì)聯(lián)系在一起。下面我
古代學(xué)者為玉賦予“五德”,與正人君子“仁、義、智、勇、潔”的美德相對應(yīng)。人的美好品德常與玉的溫潤光潔品質(zhì)聯(lián)系在一起。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中國玉文化里的君子與玉的故事。
刻在龜甲上的甲骨文和鑄刻在殷周青銅器上的銘文——鐘鼎文,都是我國古老的文字。在這兩種古代文字中都有“玉”字。東漢許慎《說文解字》釋“玉”曰:“象三玉之連其貫也。”大概的意思是“玉”是一個象形字,最初來源于把三塊橫玉用一條玉貫聯(lián)結(jié)起來。“石之美有五德者”,五德指“潤澤以溫,仁之方也;鰓理自外,可以知中,義之方也;其聲舒揚,專以遠聞,智之方也;不撓而折,勇之方也;銳廉而不忮,絮之方也”,這是古人對玉廣義的理解。
《辭?!分泻喕藢τ竦睦斫猓x為“溫潤而有光澤的美石”。從古至今中國人仍常常“借玉比德”,借玉內(nèi)質(zhì)的溫潤光潔來比喻正人君子品德的高尚,比如“謙謙君子,溫潤如玉”。作為中國正統(tǒng)思想的儒家對玉器也是推崇備至,孔子在他的論述中曾多次提到了對玉器的看法,對玉制禮器也極為推崇。早在西周時期,佩帶成組玉飾的習(xí)俗在一些貴族階級中就開始盛行,后來儒家弟子對這種佩玉的習(xí)俗在理論上給以肯定,大力提倡“以玉比德,使佩玉制度化”。儒家弟子大力推崇玉器,在儒家的思想上講究“君子必佩玉”“無故,玉不去身”等。文人以佩玉來表明自己是一位品德高尚,理應(yīng)受到信任和尊重的君子。佩玉在身以規(guī)范自己的言行不要越規(guī)出格,不遇兇喪之事不能將佩玉解下來。此外儒家還提倡“君子比德于玉”,將玉道德化、人格化。
這些都大大加強了玉的文化含量,使玉文化在中國傳統(tǒng)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,使華夏祖先愛玉、崇玉的情結(jié)得以繼續(xù)升華,在社會中引起廣泛影響,為后來貴族階級選擇“玉”作為其政治思想和道德觀念的載體作了強有力的鋪墊。“和氏之璧”借一塊玉的故事表現(xiàn)了君子的“寧為玉碎,不為瓦全”的高尚氣節(jié),表現(xiàn)了人的精神。作為中國歷史上著名的一塊美玉,它充滿了傳奇色彩。在它流傳的數(shù)百年間里,被尊奉為“價值連城”的“天下所共傳之寶”,又稱荊玉、荊虹、荊璧、和璧、和璞。它的傳奇在于每次更換主人都伴隨著血腥的殺戮。關(guān)于
和氏璧的最早記載,見于《韓非子》《新序》等書,并且情節(jié)大致相同。
卞和獻玉
春秋戰(zhàn)國時期,楚國有一個叫卞和的琢玉能手,他在荊山里得到一塊璞玉。卞和捧著璞玉去見厲王,厲王命玉工查看,玉工說這只不過是一塊石頭。厲王大怒,以欺君之罪砍下卞和的左腳。厲王死,武王即位,卞和再次捧著璞玉去見武王,武王又命玉工查看,玉工仍然說這只是一塊石頭,卞和因此又失去了右腳。武王死,文王即位,卞和抱著璞玉在楚山下痛哭了三天三夜。文王得知后派人詢問為何,卞和說:“我并非因被砍斷雙腳而悲傷,而是為這塊寶玉卻被說是廢石,我是老實人,卻被認為是騙子,我是被屈辱感到難受??!”文王聽后深受感動,命人剖開這塊璞玉,見真是一塊世間難得的寶玉,后使人雕琢其璞,賜名為“和氏璧”。楚王得此稀世美玉后,舍不得雕琢成器,將它奉為寶物珍藏起來。
又過了四百余年,楚威王為表彰有功忠臣,特將和氏璧賜予相國昭陽。昭陽率賓客游赤山時,出
玉璧供人觀賞,不料眾人散去后,和氏璧不翼而飛。五十余年后,趙國人繆賢在集市上用五百金購得一塊玉。令人意想不到的是,經(jīng)玉工仔細鑒別,發(fā)現(xiàn)此玉就是失蹤多年的稀世之寶玉“和氏璧”。趙惠文王聽說和氏璧在趙國出現(xiàn),便將和氏璧據(jù)為己有。
秦昭王獲悉趙惠文王得和氏璧后,立刻寫信給趙王說,愿意以秦國十五座城池來換取趙惠文王所得的這塊“和氏璧”。趙惠文王收到秦昭王的書信后,一下子拿不定主意,于是召集大將軍廉頗和身邊重臣,商量應(yīng)對之策。大伙認為如果把和氏璧送給秦國,恐怕秦國不會真用十五座城來交換,枉受欺騙;如果不給,秦強趙弱,又恐秦國出兵攻打趙國。左右為難,想派個使者到秦國去交涉,又找不到合適的人選。正在此時,宦官繆賢走出來說:“我有個家臣,叫藺相如,此人智勇雙全,不如派他到秦國去。”于是,趙惠文王任命藺相如做使臣,帶著和氏璧西使秦國。秦昭王在章臺(秦宮名,舊址在今陜西西安市西水)接見藺相如,藺相如雙手捧璧,獻給秦王,秦王接過璧非常高興,又依次遞給妃嬪、文武大臣和侍從們欣賞。過了很久,秦王卻絕口不提以城換璧的事,藺相如知道秦王絕對不會以城換璧,知其有詐,便對秦王說:“這塊寶玉很好,就是有點小毛病,讓我指給大王看。”秦王聽后,就把璧交給他,藺相如接過璧,迅速后退幾步,身子靠著柱子,憤怒得連頭發(fā)都快豎起來了,義正詞嚴地對秦王大聲說道:“大王想要這塊美玉,寫信給趙王,答應(yīng)用十五座城來交換,當時趙王召集文武大臣商議,都說秦國貪得無厭,仗著勢力強大,想用幾句空話騙取趙國的寶玉。大家都不同意把璧送來??晌覅s認為:即使老百姓交朋友,尚且互不欺騙,何況秦國是個堂堂大國呢?
再說也不能因為一塊璧的緣故而傷了兩國的和氣。趙王采納了我的意見,并且還齋戒了五天,寫了國書,然后派我作使臣帶著寶玉來到秦國。態(tài)度如此恭敬,可大王卻在一般的離宮接見我,而且態(tài)度又如此傲慢,大王把這么貴重的寶玉,隨便遞給宮女侍從們觀看,分明是在戲弄我,也是對趙國不敬。我看大王并沒有用城換璧的誠意,所以我把它要了回來。如果大王一定要逼我,我情愿和這塊寶玉,在柱子上撞個粉碎。說罷,舉起和氏璧,眼瞅柱子,作勢向柱子撞去。秦王怕藺相如把璧毀了,急忙賠禮道歉,請他不要那樣做,一面叫來掌管地圖的官員送上地圖。秦王攤開地圖對藺相如說,從這里到那里的十五座城,劃歸趙國。藺相如想到秦王現(xiàn)在不過是裝裝樣子而已,絕對不會把城給趙國,于是又對秦王說:現(xiàn)在大王要接受這塊璧,也應(yīng)該齋戒五天,然后在朝廷上舉行九賓之禮,我才能把璧獻給大王。”秦王想到璧在藺相如手里,不好強取硬奪,便答應(yīng)齋戒五天,然后,又派人送藺相如去休息。
藺相如到了住處,選了一名精干的隨從,讓他穿上粗布衣服,打扮成普通老百姓的模樣,揣著和氏璧,悄悄地從小路連夜趕回趙國。再說秦王假裝齋戒了五天,就在朝廷上設(shè)下隆重的九賓之禮。藺相如走上朝廷,對秦王行了禮說:“秦國從秦穆公以來,已經(jīng)有二十一位國君了,沒有一個是講信用的。我怕受大王的欺騙而對不起趙國,所以早派人帶璧離開秦國,恐怕現(xiàn)在早已到趙國了。”秦王聽后,十分惱怒。藺相如仍舊從容不迫地說:“今日之勢,秦強趙弱,因此大王一派使者到趙國要璧,趙國不敢違抗,馬上就派我把璧送來。
現(xiàn)在要是秦國真把十五座城割讓給趙國以換取和氏璧,趙國哪敢要秦國的城邑而得罪大王?欺騙大王,罪當萬死,我已不存生還趙國之望,現(xiàn)在就請大王把我放在油鍋里烹死吧,這樣也能使諸侯知道秦國為了一塊璧的緣故而誅殺趙國的使者,大王的威名也能傳播四方了。”秦王自知陰謀被揭穿,又狡辯不得,只好苦笑一番。而秦王左右的大臣衛(wèi)士,有的建議把藺相如殺掉,但均被秦王喝住了。秦王說:“現(xiàn)在即使把藺相如殺了,也得不到璧,反而損害了秦趙兩國的友誼,也有損秦國的名聲,倒不如趁機好好招待他,讓他回趙國去。”于是秦王依舊按九賓之禮在朝廷上隆重地招待了藺相如,然后客氣地送他回國。因為秦國一直不肯把十五座城割給趙國,趙國自然也就沒有把璧送給秦國。這段歷史在司馬遷的《史記》中有詳細的記載。
故事歌頌的不僅僅是卞和識玉的才智,他為了一塊“楚山璞”而不畏刑罰,失去雙腳后仍鍥而不舍!這是多么可歌可泣的精神!謳歌了我們中華民族的堅韌精神和不屈不撓的意志!成為幾千年來哲人口中的諄諄告誡:“識物,識人”“玉不琢,不成器”這句話也已遠遠超出詠物范圍,成為造就人才的箴言。“完璧歸趙”記載的也不僅僅是藺相如出使秦國的故事,它表現(xiàn)了玉的精神內(nèi)涵,借“寧為玉碎,不為瓦全”頌揚了中國人恪守信約的美德和舍生取義為正義而獻身的情操,充分體現(xiàn)了“玉”和“人格”的結(jié)合,體現(xiàn)了高尚的人格、君子的氣節(jié)、優(yōu)秀的品德以及生活的理想。
本站部分內(nèi)容收集于互聯(lián)網(wǎng),如有侵犯您的權(quán)利請聯(lián)系我們及時刪除。